1st
在礦業領域,洗礦設備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堪稱礦業生產的 “清潔衛士”。它通過一系列精細的操作,將礦石從原始的混雜狀態,轉變為更純凈、更符合後續加工需求的狀態。洗礦設備廣泛應用於各類金屬礦與非金屬礦的開采作業中,為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立下了汗馬功勞。
洗礦的意義
洗礦是一項關鍵的選礦前處理工序,主要目的在於去除礦石中的黏土、泥沙、粉礦等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會對後續的破碎、篩分、重選、磁選、浮選等作業產生諸多負面影響。例如,黏土和細泥可能會堵塞破碎設備的腔室,降低篩分設備的篩分效率,影響重選、磁選和浮選過程中礦物與脈石的分離效果,導致精礦品位下降、回收率降低等問題。通過洗礦,能有效消除這些不利因素,為後續選礦作業創造良好條件,提升整個選礦流程的效率與效益。以鐵礦為例,洗礦可將礦石中的泥質物去除,使鐵礦物在後續磁選過程中更容易與脈石分離,從而提高鐵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
洗礦設備的種類
洗礦設備種類繁多,每種都有其獨特的結構、工作原理和適用場景。
圓筒洗礦機:圓筒洗礦機主要由封閉的洗礦圓筒和連接在圓筒末端的雙層筒篩構成。圓筒由四個托輥水平地支持在筒外的兩個鋼圈上,通過圓筒中部的齒圈由小齒輪帶動旋轉。在筒的內壁沿縱向安有襯板,襯板上有筋條,筋條呈螺旋線形布置,螺距向筒篩一端逐漸增大。礦石連同給礦水由圓筒的一端進料口給入,在筒內經過水的浸泡和在轉動中互相沖擊、摩擦,使黏土和礦塊解離。從筒篩的排礦端引入高壓水,與礦塊作反方向流動,洗下的黏土和細顆粒隨溢流從給礦端排出,塊狀和粒狀物料則由圓筒末端的提升輪提起,卸於雙層錐形筒篩上進行篩分。該設備工作平穩可靠,洗礦效率較高,經過筒篩篩分,可以得到三種粒級產物,一次即能完成洗礦和分級任務,適於處理含礦塊較多的中等或難洗性礦石,但對泥團的擦洗碎散作用較弱,不適於處理塊礦少、泥團多的礦石。
螺旋洗礦機:螺旋洗礦機利用螺旋葉片的旋轉力實現礦石的清洗和分級。它主要由傾斜的槽體、螺旋葉片、傳動裝置等組成。礦石和水從槽體的一端進入,在螺旋葉片的攪拌和推動下,向槽體的另一端移動。在這個過程中,礦石與水充分接觸,雜質被沖洗掉,同時根據顆粒大小的不同實現分級。該設備具有處理量大、適用範圍廣的特點,適用於處理粒度較大的礦石,常用於大型金礦開采項目等。其優點是結構簡單,葉輪傳動軸承裝置與水和受水物料隔離,大大避免了軸承因浸水、砂和汙染物導致損壞的現象發生;缺點是占地面積可能略大,耗水稍微大些。
槽式洗礦機:槽式洗礦機和一般螺旋分級機結構類似,在一個半圓形的斜槽內裝有兩根帶攪拌葉片的軸。葉片為不連續的槳葉形,其頂點的連線為一螺旋線。礦漿由槽的下端給入,泥團的膠結體被葉片切割、擦洗,並借斜槽上端給入的高壓水沖洗,將黏土和礦塊分離。洗下的黏土物質,從下端的溢流槽排出,粗粒物料則借葉片推動,從槽上端的排礦口排出。這種洗礦機具有較強的切割、擦洗能力,對小泥團的碎散能力亦較強,故適合於處理礦石不太致密、礦塊粒度中等且含泥較多的難洗性礦石。其優點是生產能力較大,洗礦效率較高;缺點是入洗的礦塊粒度受限制,一般不得大於 50mm,否則螺旋葉片即易被卡斷,甚至出現斷軸事故。
輪鬥式洗礦機:輪鬥式洗礦機通過輪鬥的轉動來帶動礦石在水中翻滾、擦洗,以達到去除雜質的目的。設備主要由輪鬥、傳動裝置、水槽等部分組成。洗凈度高、沙子流失少,占地面積小,軸承和水、物料分開,可以很好避免生銹、壽命較長。不過,其篩網磨損率較高,但更換方式相對簡單。常用於建築用砂、築路用砂石等物料的洗選。
洗礦篩分一體機:如圓筒洗礦篩分一體機,采用獨特的圓筒設計,物料在滾筒內不斷翻滾、摩擦,高效去除粘土、泥砂等雜質,同時內置篩網實現精準分級,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特別針對粘土礦、砂錫礦、砂金礦等粘性大、含泥量高的礦物設計,有效解決傳統設備易堵塞、篩分不徹底的問題。一體式結構減少設備投入,水循環系統可重復利用水資源,降低能耗與排放,符合綠色礦山發展需求。